健康百科栏目导航

隐球菌肺炎的症状

发布于 2024-04-15 5772次浏览

新型隐球菌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有荚膜包绕的酵母菌,常存在于鸟粪、鼠粪、土壤、空气、水果、蔬菜中。一般不寄生于人体。那如果人的了隐球菌肺炎呢?然我们了解一下隐球菌肺炎的症状

隐球菌肺炎的症状

肺部隐球菌感染的初期,多数病人可无症状。少数病人出现低热、轻咳,咳黏液痰,偶有胸膜炎症状。在艾滋病人中隐球菌感染经常是广泛播散的。在免疫功能重度受损的病人中可以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(ARDS)。X线表现为多形性,轻者仅表现为双肺下部纹理增加或孤立的结节状阴影,偶有空洞形成。急性间质性炎症可表现为弥漫性浸润或粟粒样病灶。需与结核、原发或转移性肺癌鉴别。John.R.Perfect的经验是隐球菌感染时,X线表现可以是在任何一个肺叶,任何类型的浸润、结节或渗出都可以发生。近年来在同时有艾滋病毒(HIV)感染的病人中更常见的表现有酷似卡氏肺囊虫感染的间质浸润。由于肺部隐球菌感染可以与肺部其他疾病过程重复出现,所以X线更无典型特征。

与肺结核鉴别 肺结核多见外源性继发型肺结核,即反复结核菌感染后所引起。少数是体内潜伏的结核菌,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进行繁殖,而发为内源性结核,也有由原发病灶形成者。此型多见于成年人,病灶多在锁骨上下,呈片状或絮状,边界模糊,病灶可呈干酪样坏死灶,引发较重的毒性症状,而成干酪性(结核性)肺炎,坏死灶被纤维包裹后形成结核球。经过适当治疗的病灶,炎症吸收消散,遗留小干酪灶,钙化后残留小结节病灶,呈现纤维硬结病灶或临床痊愈。有空洞者,也可经治疗吸收缩小或闭合,有不闭合者,也无存活的病菌,称为“空洞开放愈合”。与原发或转移性肺癌鉴别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,近数十年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明显增高的趋势。肺癌的早期诊断是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,影像学和痰液脱落细胞学的进展,对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利条件。

免疫功能低下为隐球菌发病的重要诱因。环境中的直径小于10m,像烟雾大小的隐球菌经呼吸道吸入人体,一旦其沉积在呼吸道中,在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下,形成明显的多糖荚膜保护层以拮抗宿主的防御机制。在肺组织内形成最初的感染灶,可引起肺门淋巴结肿大,也可以在胸膜下形成小结节,酷似结核分枝杆菌感染。多数健康人感染可以自愈或病变局限于肺部。在免疫功能受损的病人,隐球菌能够进展活动,引起肺炎并经血行播散至全身。由于新型隐球菌对脑膜和脑实质有亲和性,所以中枢神经系统是最常见的受累部位,其他少见的受侵部位有皮肤、骨骼、前列腺、肝、心、眼等。特征为轻微的炎症反应。早期组织内有大量隐球菌成胶样团块,中性粒细胞减少、不化脓,仅有少数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。晚期病变为肉芽肿,肺部病变偶有干酪样坏死和空洞形成。本菌通常经呼吸道进入人体。肺是感染的首发部位。正常人吸入隐球菌后,引起肺内感染,病变多仅局限于肺部,很少出现症状,常有自愈倾向。若因过度劳累或有免疫缺损的慢性病患者(如晚期恶性肿瘤、白血病、长期接受大剂量激素、广谱抗生素及抗癌药等治疗),吸入真菌后在肺内形成病灶,可经血行播散至全身,且多侵入中枢神经系统。

注意事项

本病呈世界性分布,国内20个省、市、自治区均有病例报告,多见于40岁以上年龄组。60%发生在免疫抑制患者,艾滋病(AIDS)患者特别易患。预后:该病原菌主要侵犯中枢神经,对脑膜和脑组织有亲和性,故脑隐球菌病80%以上,死亡率最高。

日常生活更多精彩内容